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、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,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的病症。
心肌梗死发病呈年轻化趋势,我院接诊最年轻的心肌梗死患者年仅29岁。心肌梗死发病时有剧烈而持久的、性质类似心绞痛的前胸痛、心悸、气喘、脉搏微弱、血压降低等症状,服用硝酸甘油无效,可产生严重后果。发病后应立即进行监护救治。
诱因及危险因素:
1. 肥胖、缺少活动、吸烟、饱食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血脂异常、遗传、情绪激动,过劳等。
2. 寒冷。寒冷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,使血压升高、心率增快,增加心肌耗氧量,同时也会诱发冠状动脉的痉挛。
3. 情绪激动。情绪突然激动、精神紧张、愤怒等,会引起心肌的耗氧量突然增加。
4. 饱食。大量进食后,尤其是高热量、高脂肪食物,胃肠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,会增加心脏的负担。
5. 血液的粘稠度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增高,可诱发冠脉血栓的形成。
6. 过劳。突然大体力的劳动、过量的体育运动、紧张劳累都有可能会使心肌的耗氧量突然增加。
7. 便秘,特别是老年人。便秘时会用力屏气,腹内压增高,加重心肌负荷。
发生心肌梗死时:
1. 停止一切活动,就地平卧,绝对休息。这时候任何的活动都会增加心肌耗氧量,加重心脏的负担,随时危及生命。
2. 立即呼救,到医院就诊,最好呼叫120救护车前往。
3. 救助者在救护车到达前不要移动患者。如患者出现呼之不应、心肺骤停,请立即进行心肺复苏。
4. 听从医生的安排,做好检查、检验,以免错过最佳的救治的时间。心电图和血清酶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。
生活护理:
急性期(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~2周)应注意休息,适当运动,避免肢体血栓形成。
饮食建议:
①饮食应平衡,清淡且富有营养,以低脂肪、低胆固醇、少产气的食物为主。
②避免进食过量及刺激性食物,如浓茶、咖啡。
③少吃多餐 。
④增加食物纤维的摄入。如粗粮、瓜果及薯类。
预防建议:
①每年体检。
②控制血糖、血压、血脂等危害因素。
③基础疾病患者规律服药。